存储虚拟化技术研究比较 |
发布时间: 2012/9/12 19:15:39 |
目前,存储虚拟化的发展尚无统一标准。从存储虚拟化的拓扑结构来讲,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根据实现机制又分为带内和带外两种基本类型。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存储网络中数据I/O与控制信息是否使用同一通道,如图1和2所示。 3.1.1对称式(In-Band) 如网I所示,对称式结构存储虚拟化(又叫做带内存储虚拟化),是指存储虚拟化控制设备、交换设备与存储软件系统集成在一台专用服务器中。通过这种方式整合多种技术于存储设备,管理是集中式的,因此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这种方式是在数据读写过程中,在主机到存储设备的路径上实现存储虚拟化,也称为“同步虚拟”。对称式结构存储虚拟化,数据和控制信息,使用同一条通路。虽然节省了硬件设备,但是容易造成网络拥塞,降低性能,同时容易产生瓶颈和单点失效。专用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单点故障,故在应用中这种结构往往是冗余配置。 3.1.2非对称式(Out-of-Band) 如图2所示,非对称式结构存储虚拟化〔又叫做带外存储虚拟化),数据和命令信息使用不同的通路。就是在存储区域网络中(或主机系统以太网)设置专用于存储控制的服务器作为元数据控制器。数据在专用通道上传愉,提供了很好的访问性能,减少了网络延迟。增加了带宽,不需要对现有的网络架构进行改变,避免了单点故障和瓶颈。这种方式是在数据读写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虚拟工作,而且实现虚拟的部分并不在主机到存储设备的访问路径上,因此称为“异步虚拟”。非对称结构存储虚拟化的劣势在于数据的安全性控制,当没有加人到虚拟控制环境中的服务器直接连人网络时,这个服务器有可能直接对存储进行访问或操作。另外,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3.2数据块虚拟与虚拟文件系统 3.2.1数据块虚拟 在多交换机组成的大型FC结构的SAN中,由干多台主机通过多个交换机端口访问存储设备。会产生严重的延时和数据块冲突。数据块虚拟存储方案利用虚拟的多端口并行技术,为多台客户机提供了极高的带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延时与冲突。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块虚拟存储方案以对称式拓扑结构来实现。 3.2.2虚拟文件系统 虚拟文件系统存储方案着重解决大规模网络文件共享的安全机制问题。对不同站点指定不同的访问权限,限制越权访问,保证网络文件的安全。在实际应用中,崖拟文件系统存储方案以非对称式拓扑结构来实现。4.存储虚拟化技术实现与比较 一般来说,主机、存储设备和存储网络都有对应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存在,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存储虚拟化技术可分为基于主机、基于存储设备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存储技术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