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战之NFS服务器客户端配置 |
发布时间: 2012/6/10 15:44:31 |
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务器中,NFS服务器以后,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在使用该文件系统之前必须先挂载该文件系统。用户既可以通过mount命令挂载,也可以通过在/etc/fstab中加入条目项实现,/etc/fstab中的条目项中包括一个NFS的挂载类型。NFS文件系统的名称由文件所在的主机名加上被挂载目录的路径名组成,两个部分通过冒号分开。例如,computer1:/home/project指示一个文件系统被挂载在计算机computer1中的/home/project中。
这里推荐客户端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下面主要挂载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然后简单介绍直接编辑/etc/fstab文件的方法。 1.1 使用mount命令 用户同样可以在NFS的条目项中修改多个NFS特定的挂载选项,例如,可以指定往返数据包的大小和计算机等待系统响应的时间大小,或者指定一个文件系统是被硬挂载(hard-mounted)还是软挂载(soft-mounted)。对硬挂载文件系统来说,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远程系统的响应失败,计算机将会持续地尝试建立连接;对软挂载文件系统来说,同样情况下,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后计算机将会放弃尝试建立连接而发送一个错误消息。默认采用硬挂载文件系统,系统硬挂载尝试失败时,对用户输入的响应也会停止。正是因为这样,有的用户更喜欢采用软挂载,它会使系统在尝试挂载失败后停止尝试。 mount命令的格式如下: mount[-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如下为与NFS相关的参数。 (1)-a:把/etc/fstab中列出的路径全部挂载。 (2)-t:需要mount的类型,如nfs等。 (3)-r:将mount的路径定为read only。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