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物”里,云中生活是幻想还是写实 |
发布时间: 2012/8/1 10:38:24 |
开篇语 被ICT(信息、通信和技术)革命称为“云”里“物”里的“云计算”到底是什么?正在发生的IT革命在众多新兴产业中占据什么位置?尽管直到今天,有关“云计算”的定义和标准仍是莫衷一是,然而潘多拉的魔盒子已经打开。 本报今起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方大调研第三组报道,将关注并解答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诸多疑问。 首篇,风“云”变幻,从云计算的风云发展为样本,和读者一起探路“云”中生活,寻找“云”中观察,并思考人类的生活将会因为这朵“云”的出现而迎来哪些变革。 第二篇,我们将以战略发展的眼光,审视电子信息产业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的定位,并以广东的产业发展为参照,明晰世界重要城市群———珠三角,在未来全球产业格局中的位置在哪? 最后,我们的眼光会回到行业发展本身,思考在广东这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区域,要发展新一代通讯、新兴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有哪些“最后一公里”要去打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调研已经上路,敬请读者与我们一起去关注,去思考。 ◇电子信息产业界最近非常热门的一个词叫做:“云”里“物”里,“物”指的是物联网,“云”则是云计算 ◇物联网、智能城市、三网融合、数字家庭……这些名称听起来都非常响亮,实际上,它们都只是云计算的应用 ◇嗅到商机的企业在全球瓜分“云”蛋糕,美国硅谷已约有150家企业涉及“云计算”,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谁第一个进入商业运作,谁就能占领未来市场先机,云计算已成为科技强国本轮竞争重点和区域竞争烽火再燃之所在 ◇广东即将具备一条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条,中国未来云计算最大的产业基地和应用市场,都有可能在广东出现 ■云中观察 警惕中国本土吸入“全球云” 虽然云计算尚未有定论,但基本认为,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以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 目前,微软、谷歌等跨国公司已在云计算领域取得了一定优势,全球主要的以及次级的云计算提供商都来自北美,例如亚马逊、思科、谷歌、惠普、IBM、微软、甲骨文、SUN等。这就意味着,ICT业务将会向北美高度集中。而一旦中国本土市场会被吸入“全球云”,本土公司又将沦落为全球主流公司的海外工厂。 方正国际云计算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高海波说,“过去中国的操作系统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中国从前做不出类似intel的芯片,标准全是美国、西欧定,跟着这个步子跑,没希望。比尔盖茨操作系统我们也无法超越,我们在信息产业如果没新思路新拓展,中国只能当人家的工厂。而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国要想领先于世界,云计算是千载难逢的也是唯一的机会。” 6月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但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跨国公司正在撤离中国市场,相反,国外高端制造业、先进服务业正加快对华转移。他同时提醒,这一趋势可能使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行业出现新一轮外资垄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须积极应对。我们要发展新兴产业,也要警惕受制于人。” 为了打破海外的技术垄断,需要在产业链上各个环节进行国内企业的配套,专家建议,由于云计算的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只有做好自主创新,才能打造中国自己的云计算产业链,力争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国际同行。 就在近期中关村汕尾云计算基地发布“盘古云”操作系统。据透露,还在研发设计自有的云计算芯片。据悉,全国云计算服务创新五个试点中北京、上海采用国内系统集成商如华胜天成、太极股份、华东电脑来建设,其余城市不同程度采取与IBM、微软、Oracle合作模式来建设。 果真如此,从基础云部分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芯片,到云计算的各类应用,在广东即将具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未来云计算最大的产业基地和应用市场,都有可能在广东出现。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