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纷纷竞相打击网络谣言 |
发布时间: 2012/8/4 16:36:14 |
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适时查处谣言,直至以诽谤罪起诉
新加坡的互联网普及率很高。网络的盛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如何监控网络谣言,防患于未然,成为政府的一大关注点。 1996年,新加坡广播管理局被相关法规授权管理网络信息。2003年,根据修改的互联网相关法规,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接替广播管理局,履行网络信息 管理的职能。该局鼓励网络行业建立自己的评判标准。如果发现网络谣言,该局会适时查处,严重造谣的还会被以诽谤罪起诉。 美国--130项法律、法规规制网络传播内容 2010年5月7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2%的美国青少年曾经有过被人在网上散播谣言、未经允许公布私人电子邮件、受到威胁性信息、未经允许上载令人难堪照片等欺凌和骚扰的经历。 为有效管理互联网,美国国会及政府各部门先后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电脑犯罪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 美国各州、市也相继通过相关法规。纽约已通过立法惩治散布有关银行金融状况谣言的行为。2012年1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式生效的一项新法规定,校方有权将有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等“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停学或开除。 印度--散布虚假、欺诈信息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2000年6月,印度颁布《信息技术法》,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内容。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印度对该法作出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 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对故意利用计算机技术、破坏国家安全或对人民实施恐怖主义行为者,可判处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 2011年,印度再次修订《信息技术法》,重点加强对网站的规范管理,规定印度政府有关部门有权查封可疑网站和删除内容,网站则应当在接到通知36小时 内删除不良内容,同时网站运营商还需要在声明中清楚告知用户,不得发布有关煽动民族仇恨、威胁国家团结与公共秩序的内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为维 护国家安全,要求对黑莓邮件、即时通讯等通讯软件,以及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监控,并多次要求上述网络运营商协助政府删除涉嫌违法网络内容。 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息散播者 2008年4月,韩国与美国就进口美国牛肉谈判达成协议,有关美国牛肉有疯牛病隐患的传言在网络大肆传播,韩国MBC电视台还制作了相关节目,导致民众 开展了反对进口美国牛肉的强烈示威和集会活动,持续两个多月。韩国检方经过调查认为,MBC电视台有关节目的核心内容是虚假的,随即对电视台相关负责人予 以起诉。 同年12月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一普通公司职员朴大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韩国各大金融机构发布紧急命令,禁止企业买入美元,以避免韩元过度贬值。韩国股市、汇市一片恐慌。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表示,该消息为虚假消息,检方随后起诉了朴大成。 上述两起事件发生后,立法机关抓紧研究制订更加严格的法规,以对发布谣言者进行处罚。目前,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规定,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 子通讯设备公然散播虚假信息的人,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缴纳5000万韩元(1美元约合1138韩元)以下罚款。 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为打击谣言修订刑法 前不久,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两名教师利用社交网站散布消息,称部分学校遭到袭击,学生被绑架,从而引发社会恐慌,造成该州交通瘫痪。为了打击类似的谣 言,该州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造谣称存在爆炸装置、武装袭击以及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化学、生物或有毒物质,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可处以1年 至4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塔巴斯科州议会也通过了刑法修正条款:对利用电话或其他大众传播手段,散布虚假警报或紧急情况信息,危害社会稳定或引发社会混乱的,处以6个月到2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