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2000年 股票代码:831685
咨询热线:0371-60135900 注册有礼 登录
  • 挂牌上市企业
  • 60秒人工响应
  • 99.99%连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补偿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文章内容

网络删帖引发行业乱象 灰色地带凸显监管真空

发布时间:  2012/8/4 17:13:04
近期,有关一些人花钱删除网上的负面信息的报道将删帖公司从暗处挖掘出来。删帖公司声称可以删除各种论坛、博客、百度等搜索引擎上的快照、甚至新闻报道等顾客不愿被看到的负面消息,同时,不同的帖子也有不同的要价。由此可见,删帖公司早已形成了一条有规有矩的产业链。网络本该是公众了解事实的有力途径,删帖公司的出现,蒙蔽了公众对事实的知情权,网络监管需要加大力度,而有关网络的相关立法的空白,也亟待填补。

  删帖公司暗流涌动

  网络是一个言论表达自由的世界,骂人帖成为许多人的麻烦。由此,一种专门帮助人们删帖的公司营运而生——删帖公司。这是一些畸形的公司,它们基本躲在角落里,可能也有公司的招牌,以正规的公司做掩护,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前段时间的“3·15”,许多企业因为消费者的投诉而焦头烂额,这些自称专业的“删帖公司”由此迎来了生意高峰。

  “删帖公司”删除什么样的帖?他们声称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删除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社区、视频网站、搜索引擎快照上的“负面信息”。他们主要通过交涉施压、公关编辑、技术攻击等手段来达到让网站删帖的目的。也许你上网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当你对某一新闻感兴趣,在网上搜索的时候,跳出的页面却是“无法显示网页”,或是“页面不存在”等,实际上,这些内容很有可能就是被人为地“删除”掉了。

  删帖公司是怎么收费的呢?据知情者介绍,删帖公司按照网站、新闻、微博、论坛帖子、搜索引擎快照等不同类型,收取不同的费用,一般每删除一条收费300元至4000元。删帖公司还可以保证用户在用百度搜索某个关键词的时候前三页不出现相关负面信息,而这种服务每月需要收费4500元。

  删帖公司到底有多少?据了解,这样的删帖公司现在已经为数不少,只要你在网上输入 “删帖公司”,就会出现二百多万个相关的网页,这些“删帖公司”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他们被业内人士称为名不正言不顺的“灰色产业链”、“地下网管”和“网站潜规则”。

  删帖公司已形成灰色利益链

  据了解,这些“删帖公司”早已形成了产业链,每个删帖公司都有详细的操作流程:首先客户提出信息申请——公司确定信息需求——签署相关协议、客户支付预付款——进行删除工作,可根据合同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删除信息——最后客户验收支付余款。一套清清楚楚的流程将那些不可告人的勾当美名成了“信息优化”。市面上的删贴公司,一般都自称有多种删除负面消息的方式:一是覆盖,用正面的内容覆盖搜索引擎的前几页。二是删除,通过网管或者网监将负面信息删除掉。三是黑客技术,利用黑客手段,进入负面信息站点,对网站进行修改。

  对一些企业而言,“删帖公司”的出现或许是一个福音,但对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灾难。互联网本该不偏袒任何一方地将外界事实呈现在人们眼前,但删帖公司的出现让消费者在很多时候被蒙蔽了真相。除了企业利用删帖公司来维护形象,一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也勾搭上了删帖公司。由于删帖公司门槛相对较低,成本不高,一些官员愿意花钱以达到删除他们被网络曝光的丑闻的目的。这样一来,删帖公司的涌现挑战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删帖公司刚刚兴起,还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关的监督管理几乎处于空白,一些人为了商业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利,利用删帖公司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对公民的知情权带来严重损害。删帖公司现象还在拷问一些网络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同时对日益复杂化和利益化的舆论监督生态提出警示。

  监管空白亟待填补

  对于删帖公司替个人“消骂”生财的做法,许多消费者感到愤怒却无力制止。有关专家认为,不辨真假、替人“遮丑”的删帖行为,影响了公众投诉维权和媒体正常监督的合法权利,蒙蔽和欺骗了社会,侵犯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亟需通过“制度监管”重拳整治。

  网民该自律为先。“删帖公司”的一些做法诚然不利于社会诚信的构筑和网络真实舆情的表达,但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网民首先应该做到的是自律,同时,也应加强网络道德观念。

  网络也应加强对此类公司的监管和处理。网络管理员应该杜绝此类公司的信息广告发布,让他们失去发展的渠道。第三届首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今后该协会将充分发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优势,广泛参与互联网企业纠纷的调解工作。

  网络立法呼声已久。关于网络立法的呼声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落后,亟待通过一系列关于网络的立法,来加强对网络虚假信息攻击等方面的监管。

  有专家认为,只有堵塞法规漏洞和加大整治力度双管齐下,才能遏制非法网络公关公司猖獗势头,才能保护公众合法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服务器租用/服务器托管中国五强!虚拟主机域名注册顶级提供商!15年品质保障!--亿恩科技[ENKJ.COM]

  • 您可能在找
  • 亿恩北京公司:
  • 经营性ICP/ISP证:京B2-20150015
  • 亿恩郑州公司:
  • 经营性ICP/ISP/IDC证:豫B1.B2-20060070
  • 亿恩南昌公司:
  • 经营性ICP/ISP证:赣B2-20080012
  • 服务器/云主机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0371-60135900
  • 虚拟主机/智能建站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0371-60135900
  • 专注服务器托管17年
    扫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亿恩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1号总部企业基地亿恩大厦  法律顾问: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郝建锋、杜慧月律师   京公网安备41019702002023号
      0
     
     
     
     

    0371-60135900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