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有助于教育用户 |
发布时间: 2012/8/17 15:31:18 |
5月20日消息,网易科技频道五道口沙龙第15期“云存储”5月19日在北大博雅酒店举行,有道云笔记产品负责人蒋炜航做了精彩演讲。
有道云笔记是网易推出的跨平台、云同步的笔记应用,有Windows客户端、iOS客户端、Anroid客户端、网页版,以及分别适合桌面浏览器和手机浏览器的网页版。 据蒋炜航介绍,有道云笔记最近增强了分享功能。在原有的邮件分享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分享笔记和分享链接功能。 分享笔记可以将笔记分享给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有道云笔记账户;分享链接可以生成一个页面访问地址,将链接发给其他人,点击即可访问所分享的内容。 ![]() ![]()
有道云笔记其他特点:支持图片、文档等多格式附件存储;自动增量同步,附件修改即时保存;创新支持白板拍照智能纠偏优化;关键词搜索定位笔记,搜索内容高亮显示;密码保护锁定窗口,保护用户隐私安全;三备份存储技术,用户数据被分别保存在三台服务器上;根据在线时间增加更多存储空间;流畅便捷的触屏手写体验等。 ![]()
以下为有道云笔记产品负责人蒋炜航的现场分享实录: 非常感谢主办方和晏飞之前的分享。大家下午好!我叫蒋炜航,今天讲一下有道云笔记这边的分享吧。 来之前我就在想从哪个角度讲,可能我会采取不太一样的角度,更多说说我们团队怎么做这个事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吧:市场策略,我们怎么看这个市场;第二是讲我们自身,敏捷式开发,介绍我们团队,因为我本身是做技术出身的,写了二十多年的代码,一直对开发很有兴趣;第三我讲一下我们这边一些做技术和功能创新的点,会举一些例子,讲我们接下来会怎么做这件事情。 “实用主义者”和”保守者构”成了“主流市场”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所谓“跨越鸿沟”的理论:新技术分阶段地被不同的组群接受:技术狂热者、远见者、实用主义者、保守者、怀疑者。 “技术狂热者”和“远见者”构成了“早期市场”;“实用主义者”和”保守者构”成了“主流市场”。 在每一个组群之间都有“裂口”,最大的“鸿沟”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这些“裂口”是由不同的产品需求和购买习惯造成的。 跨越“鸿沟”是困难的,因为在“早期市场”中获得的份额和经验难以在“主流市场”中运用 。“主流市场”的用户不认为“早期市场”的用户是值得借鉴的参照。因此需要全新的市场和销售策略。 ![]()
放在这里主要是想讲讲我感觉的Evernote和麦库、有道云笔记这类同步云笔记。早期,当有很多新产品出来时会有很多人,凡是遇到一些新东西都想试一试,接下来会有一些有远见的人可以想到这些技术或产品对自己的优势,但真正的大众是在后面。 在最早的技术狂热者和远见者之间其实是有很大很大的鸿沟的,我个人觉得,无论是麦库还是有道云笔记,目前应该都还没有跨过这个鸿沟,这是我们很早就对这个市场的一个判断。 在这里可以看一下Evernote的增长趋势,现在它应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只到600万,现在Evernote应该是3000万注册用户。 ![]()
可以看一下,他们获得第一个100万用户花了446天,非常久;第六个100万用户只花了52天,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其实这个现象也经常见到,比如read it leader,他们累积第一个100万用户花了两三年时间,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客户开发模型 Curve模型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再加把劲,过段时间我们就跨过鸿沟进入主流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一些产品永远跨越不了鸿沟,进入不了主流市场。 企业家梦想着“主流市场”,而实际上没有做好“早期市场”就没有“主流市场”。 企业家幻想只要通过销售执行就能获得更多用户。尽管加入了“鸿沟”这个概念和“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不同这个观察,客户的发展不是弧线式的,而是阶梯式的。 过分强调“执行和采用”,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学习和发现”这个步骤。 在梦想着跨越“鸿沟”之前,新产品需要一个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步骤—— “用户开发”。 另外,Curve模型也会认为多布一点渠道、多打一下品牌就一定能够跨过鸿沟,但其实有可能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完全不同。就算在早期市场里布再多渠道,有可能也跨不过去,这里更多需要学习和发现的步骤。这一直是指导我们市场思路的想法。 你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就像开发产品一样,我们也要去开发客户。开发客户有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要发现客户的理解和需求;然后是要发现一个可以复制和推广的销售模式。 这并不是线性的,很可能你做完第一步之后到了第二步,要再回来改变你的假设,然后再到市场上验证。 也可能是第一步做的部分成功后再开始做Customer Development Model,创造更多用户的需求。包括:Discovery:理解用户的问题和需求;Validation:发现一个可以复制的推广销售模式;Creation:创造和驱动用户需求;Building:从“learning & discovery”转向“execution”. 四种市场模式 另外有个观点,其实有几种不同的市场: 第一种是已经存在的市场,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出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 另外一种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新市场的意思就是让一大部分人做一些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其实在做这件事情时,往往你并没有直接竞争对手,除了其它的初创公司,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康柏,最早提出Portahle Computer之前市场上并没有Portahle Computer。 第三是通过低价格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市场的一个细分。为已存在市场中的低端用户提供“足够好”的性能,只收取低得多的价格。或者,已存在市场中的领先者倾向于放弃低利润的业务,侧重于高档市场。 第四是通过niche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市场的一个细分。为已存在市场中的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供“特质化”的产品,哪怕它的花费更高或者在其他方面不那么好。 比如In-n-Out汉堡: 只提供3种新鲜的、高质量的、可口的汉堡,面向对汉堡质量有需求的那部分消费者。 因为涉及已存在市场中利益最丰厚的用户群,会受到当前领先者的猛烈回击。 市场模式决定一切 竞争者有助教育用户 总的来看,市场模式其实决定了很多,包括我们的产品对市场的教育。我个人认为我们处于新市场这种,对用户来说这是新的用法,但用户需求的更多是简单和方便。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