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广告业的下一次洗牌之二 |
| 发布时间: 2012/8/20 11:08:41 |
|
柠檬市场
在美国俚语中,“柠檬”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市场也就成了次品市场的代名词。在信息不对称时,买家无法将高质量产品从低质量产品中识别出来,给二者相同的价格,导致高质量产品不断退出市场,从而剩下次品,甚至市场消失,这就是有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现象。
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恶果,中介代理机构应运而生,希望能解决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沟通问题。不幸的是,本来是为了促进高效沟通而存在的网络广告代理公司,也遭遇了逆向选择的威胁,而差异化不足是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网络广告公司多如牛毛,门槛也比较低,从业人员普遍相对年轻,只要有一些客户资源,就可以做起来。这种情况下,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在所难免。
“网络广告代理行业同质化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网络广告代理的技术工具差不多。”新意互动(CIG)COO吴孝明博士告诉《互联网周刊》。
差异化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广告主难以识别出适合自己的代理商,只好“一视同仁”,以价格作为筛选的最重要因素。
“其实,对于网络广告行业,差异化本来体现得就比较少,硬件方面并没有太多可以拉开的距离,彼此的差异主要是在软件方面,如经验沉淀等内在的东西,但这种内在东西只能通过长期合作才体会到,不是一眼能发现的。对于客户来说,要想识别出合适的服务商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更好的沟通,比如通过以前的案例来透视出内在的价值观。”罗欢分析道。
除了网络广告代理公司本身的同质化之外,广告主自身对互联网价值和趋势的理解不足,也构成了识别代理商的瓶颈。
“对于互联网正在发生的现象,有的广告主完全没有意识到,有的一知半解。他们可能知道有新趋势在发生,但没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专业研究。这既是代理公司的机会,也是困扰。”吴孝明回忆起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在去年的一次活动上,国内某家知名IT企业的品牌负责人对着数家广告公司发出响亮的质疑:“你们能告诉我新媒体有什么用?”而眼下,为了更好地和全国各地广告主沟通,吴孝明经常事必躬亲,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
“他们知道,但他们也不知道。”吴孝明笑着道出广告主对互联网及网络广告认识上的盲区。
当网络广告公司无法让广告主看到自己的差异化时,价格战就不可避免,有时甚至发生恶意竞争,柠檬市场开始发挥效应。
“价格战在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竞争档次,如果只是低级别的竞争,就只能靠价格。不过,反观互联网广告行业,竞争的内容在不同层面市不同的,虽然即使在最高级别的公司当中也有价格竞争,但是比例会小。举例来说,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十家或五家互联网公司,可能其竞争30%来源于价格,40%来源于专业性,30%来源于创造力和前瞻性;而排名更低的公司,可能大部分竞争是源于价格。”罗欢认为目前在网络广告行业的竞争中,价格依然是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国内网络广告行业同质竞争和恶意竞争比较严重。”罗欢坦承这个行业仍存在恶意价格战等不规范行为。“对于个体公司来讲,在规范性上都有很大进步,比如流程更规范。但对整个行业来说,还存在恶意竞争。有些公司在报价上宁可赔钱也要报出低价,扰乱了整个市场。我们所知道的一些知名代理公司也存在这种现象,有些也是因为无奈而被迫跟进。”
面对这个竞争激烈、困扰与机会并存的市场,技术为网络广告公司的差异化提供了一个工具。
“作为广告代理公司,一定要有技术含量。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否则服务质量会打折扣。这里的核心技术是指能够帮我们表达或传递更好创意的技术,而非监测技术。未来的数字时代,一般消费者都已经具备技术知识,我们更需要有技术含量。”吴孝明很重视技术的力量。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
京公网安备41019702002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