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创于2000年 股票代码:831685
咨询热线:0371-60135900 注册有礼 登录
  • 挂牌上市企业
  • 60秒人工响应
  • 99.99%连通率
  • 7*24h人工
  • 故障100倍补偿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帮助中心>文章内容

云计算的未来发展

发布时间:  2012/9/5 15:38:46

云计算的发展

在云服务、移动计算和SNS中,最具活力的恐怕还要数云计算了。
 
“云计算”并不是一种产品,更准确的说,是提供IT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一个逐步走向用户自我服务的消费模型,IT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通过互联网的业务部署和使用,都是透明的,付款都是基于业务消费, 实现按需支付,按需获取IT资源和服务的目的。虚拟化、广域网、数据集中应用,以及带宽设施的普及和费用的降低,促使云计算技术实现能力和经济价值不断提高。通过云计算实现成本优化和提高流程效率的优势日益凸显,加快了市场对云服务的接受度。从类型看又大致分私有云、混和云和公有云的形式,从北美市场看,私有云目前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而公有云和混合云的前景也被普遍看好。更多企业级用户把云计算作为IT资源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再看中国云计算、IT外包(如果业务模型和经济模型能满足要求)无疑是“雪中送炭”,帮助SMB能集中有效资源在主营业务,从而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稳步成长。
 
三网融合、互联网、政府信息化、医疗信息化,以及大量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60%尚没有成熟的IT设施),构成了中国云计算市场强大的市场驱动力。云计算更合乎中国经济向服务型和高科技型转变的国策,各种扶植政策和政府资金的注入,会加快云计算业务模型、以及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虽然中国云计算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但从云的构建、到云计算的普及应用,实现云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用户对于数据安全性和服务可靠性等方面有着顾虑,尚存在缺少成熟的云服务平台,云的经济效果难以量化等诸多问题,中国云计算产业中,主要以云产业低价值服务为主。
 
以上诸多因素都将促使一批云服务商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市场对云的信心。可以预料,中国云计算在今后两年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并经历一个从私有云到混合云和公有云发展的阶段。
 
在云计算大肆扩张的带动之下,云服务也将得到空前发展。公共IT云服务方面的支出在2011年的增长幅度将达到整个IT行业的5倍以上,较2010年上升30%,因为将有内容更加广泛的业务应用会融入到云技术中。中小型企业的云应用将在2011年出现井喷现象,到年底,某些云资源将会被33%的美国中型企业所接受。同时,由于基础架构、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在一系列新的服务和解决方面展开协作,将会有更多新生的自有云模型不断出现。此外,各厂商在两种云“强者地位”方面的争夺也会加入进来,以最终决定哪种云平台会被解决方案所采用,以及由谁来为多种公共云、客户自有云及其旧的IT环境提供一致性解决方案。

移动计算的发展

2010年,由于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计算正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用户的重视。
 
IDC预计,未来18个月应用型非PC(智能手机、媒体平板设备等)移动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个人电脑,且这种趋势将不可逆转。由于传统的PC厂商希望在这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竭力保住自己的地位,因而移动应用市场将会有另一番争斗。这个市场的活跃程度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IDC预计,2011年会达到近250亿次的移动应用程序下载量,而2010年这个数字仅略超过100亿次。随着时间的演变,这个依然属于新生事物的应用程序生态体系一定会从根本上重组为客户提供所有数字内容和服务的渠道结构。
 
这样,在设备和应用的双重作用之下,使用各种设备以及通过一系列新应用所进行的移动计算,在2011年将继续快速扩张,成为新行业平台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舞台。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服务器租用/服务器托管中国五强!虚拟主机域名注册顶级提供商!15年品质保障!--亿恩科技[ENKJ.COM]

  • 您可能在找
  • 亿恩北京公司:
  • 经营性ICP/ISP证:京B2-20150015
  • 亿恩郑州公司:
  • 经营性ICP/ISP/IDC证:豫B1.B2-20060070
  • 亿恩南昌公司:
  • 经营性ICP/ISP证:赣B2-20080012
  • 服务器/云主机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0371-60135900
  • 虚拟主机/智能建站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0371-60135900
  • 专注服务器托管17年
    扫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0371-60135900
    Copyright© 1999-2019 ENKJ All Rights Reserved 亿恩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翠竹街1号总部企业基地亿恩大厦  法律顾问:河南亚太人律师事务所郝建锋、杜慧月律师   京公网安备41019702002023号
      0
     
     
     
     

    0371-60135900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