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云存储内容的迁移成本很高 |
发布时间: 2012/8/17 15:00:37 |
网易科技:非常感谢。经过这一轮,现场三位主要嘉宾都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做了关于云存储两类不同应用到底如何发展的解读,做完解读之后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来一个综合性的看法,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看现在不同种类云存储应用的发展情况。
这次我们也请到了和投资界相关的人士,KPCB的合作伙伴,今天我们请到了他们的一位副总裁宗总来到现场,他会给刚才三位嘉宾的分享做一个简单点评,欢迎他来点评,有请。 宗总:谢谢,怎么说呢,我只能从一个用户或者说潜在用户,以及相关看过类似项目的投资人的角度说一点我的看法。相对刚才三位专家,我的点评只能说是比较粗浅。 云笔记的需求真的非常大,我很认同黄总刚才说的,连我自己这样的人都还没有开使用云笔记,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真的太大了。 我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做云笔记的,也就是去年年初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相对于现在来说,我居然看到我们的同事每个访谈都打开一个WORD,贴到E-mail里发出去,每个项目都在不同的地方,寻找起来非常麻烦。 但我是早一点知道了Evernote,然后用了起来。但像蒋总说的,Evernote的同步真的太差了。格式非常有限,一旦贴个什么东西就会导致整个界面乱了,我要改起来也很麻烦,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弊端。 云存储用户迁移成本高 但没办法,目前为止我已经有一些东西在里面了,换起来有成本。我觉得这对云计算来说,对我们这种初创型公司来说,特别是走在前面有先发优势的,是非常有优势的,用户在了,他的迁移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黏性很高。 以前我们每两三年换一次电脑,每次换电脑我把东西放在硬盘里就够了,但现在发现了,我的iPhone只有16G,拍一段时间我就得把照片全导出来然后重新拍。导出来的照片怎么办?每次刻光盘也不行,据说几年后这个光盘就坏了,不是长久的,我得找个地方放,所以我相信目前还是有很多很多大量的用户需要教育,从这一点来说,市场非常大。 换一个点,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我们怎么看这几块,这里面说了云存储,我觉得云不只是用来做存储的,云可以做很多资源,特别是计算,不只是把资源放上去,这不是我们的想法。 我们只能大致想到云可以提供很多东西,相信创业者已经在做一些东西了,比如传上文件之后可以提供什么东西,刚才黄总列出了好几点我觉得是非常有吸引人的,会有很多人愿意更进一步地使用它,而不只是存储一些东西。 比如笔记,笔记之后可以做什么,这是个人信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这一点上来说,可能就像晏总说的,笔记和工作、生活更相关,量小,但价值更大。 存储以外的增值功能是卖点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私人的方面,一些女士把自己的消费信息存到云端,做一些相关统计,相应的这种点还有很多。 相信将来云肯定是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做到随时随地计算、分享,会有很多功能。但现在还处在初步,政府也把它当做房地产来搞,我觉得非常可笑。 作为投资人来讲,我们当然非常关注这一块,凯鹏华盈在美国甚至还有一个专门投云的相关基金,在中国我们也比较关注。但确实,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太一样,酷盘用底层就可以了,但在我们这儿就需要自己搞这个,甚至随着规模扩大还需要不断改善。 在中国,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将来的获利。关于大家的付费意愿,中国和美国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特别是很多需求还提供在浅层次的存储上。 怎样激发用户的需求,相信刚才黄总说的那几点大家都已经在考虑了,这也是中国和美国不太一样的地方。 所以我们在中国确实还没怎么做这方面的投资,还要观望一下,但已经有先一步去做的了,相信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好的带动。 创业公司需重视教育用户和客户体验 再回到个人来说,作为一个用户,虽然刚刚说到的一些,有几个酷盘觉得看不上…… 黄明明:没有看不上,不是一个类型。 宗总:刚刚几个巨头,黄总也是一笔带过,觉得将来有可能。作为用户来讲,互联网巨头都在搜集我的信息,不知道拿去干嘛。但作为个人……不会有很多个人这么想,但相信有一部分用户会这么想“我不想让更多人获取我的信息”,所以会相对的少用巨头。 比如有些人,我已经是深度腾讯用户了,OK,那我什么都用腾讯吧。在中国的话,当市场真正起来以后,如何教育用户,这也是黄总需要考虑的地方。晏总和蒋总因为背靠大树,可能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了。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其实说到底,客户体验我觉得很重要。麦库虽然是独立的,基于他的客户体验,我想和获取用户量是分不开的。早期时我用了一下麦库,说老实话,当时体验不太好,出了一两个迭代之后就很久没有更新。 晏飞:那是什么时候? 宗总:估计是一年前或更早吧,后来就不用了,我觉得盛大做很多事儿……我不是说盛大不好,而是好几个产品都有类似的问题,希望麦库这个产品可以不断改进。市场还处在初期,前景很好。暂时点评到这儿,下面讨论时可以再提问,谢谢。 网易科技:非常感谢,请几位嘉宾往前坐,在进行圆桌之前首先请现场观众提问题。大家听了一个半小时,每位讲的都很长,点都不一样,大家吸收的信息量应该是不少的。 听了这么多,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问现场嘉宾,包括给我们做点评的凯鹏华盈的宗总,大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赶紧提出来,请几位嘉宾往前坐,我们一起来听听有什么问题要问。 本文出自:亿恩科技【www.enkj.com】 |